正值暑期旅游高峰,在故宫或王府井一带,拍一套身穿清宫服饰的“格格”“娘娘”写真照,成为不少游客的必打卡项目。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这看似美好的清宫梦背后是高度标准化的流水作业。不少消费者遭遇了强制好评、“野生摄影师”拍完即跑、维权无门等困境。
故宫红墙外有不少“娘娘”“格格”的身影。
公园内身着古装、拿着道具的旅拍游客。
旅拍店的墙上挂满各式各样的旗头。
现象
故宫内外“皇室成员”真不少
暑期,在王府井至故宫一带,身着盛装、戴着旗头、妆容精致的“格格”“娘娘”们随处可见。她们有的在红墙边摆着造型拍照,有的在路边喝奶茶,有的戴着墨镜骑单车赶路,成为北京城一道道靓丽且有趣的风景线。
这些旅拍游客的首要目的地是故宫。在故宫太和殿广场、御花园等处,能见到的“皇室成员”更多了:雍容华贵的“皇后”、清丽可爱的“格格”和风度翩翩的“皇上”、“阿哥”们精心挑选着拍照背景,努力凹着不同造型,定格精彩瞬间。
“我们是专门奔着故宫来拍清宫照的。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,建筑古色古香,置身其中很有穿越感。再加上我平时喜欢看清宫剧,一直想来打卡。”来自福建的游客沈悦身着“甄嬛”同款华服,身旁的女儿一身粉色格格装,很是可爱。“妆是自己化的,我们母女这两身衣服头饰,租一天229元,感觉还挺值的。”
旅拍游客中也不乏一些老外的身影。来自英国的一对夫妻穿上了皇帝皇后的华服,邀请中国朋友陪他们一起来故宫拍照,“我们很喜欢中国的故宫,对600年前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。我身上的皇帝龙袍非常漂亮,上面有九条龙,象征着皇帝的尊崇地位。这是非常特别的体验,拍完照后我们还打算买一些故宫的图册回去。”
体验
30分钟打造一个“格格”
“格格”们从头到脚穿戴整齐、妆容精致,有的手里还拿着雨伞、扇子、糖葫芦等道具。这些装备都来自哪儿?原来,包括王府井到故宫一带,在鼓楼、前门、北海、景山、什刹海等景点周边,聚集了一大批打造“格格”的旅拍店,提供清宫摄影一条龙服务。
距离故宫东华门400米、坐落在东安门大街55号的王府世纪被网友称为北京最大的“格格工厂”。记者走进其中发现,B1、3、4、6层都是旅拍店铺,有的一层楼聚集了20余家店,玻璃上到处贴着“妆摄后期一条龙”、“景区跟拍”的宣传语和精致的古装样片。
记者随意走进一家店,只见服装、配饰种类繁多,清代服饰最多,还有战国袍、唐装、明制和新中式服装等。配饰区一整面墙都是格格用的旗头,一眼望过去颇为壮观。头饰、钗环、首饰、各式手持道具等应有尽有。
相关负责人透露,“王府世纪原来是个写字楼,出租给了卖服装、电子设备的商户。这几年旅拍产业爆发式增长,尤其是这里距离故宫很近,商户们纷纷转型开起了旅拍店,逐渐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。”数据显示,2024年国内旅拍消费人次超2500万,市场规模近400亿元。截至今年5月8日,全国旅拍企业数量已突破6000家。
记者以顾客身份探访发现,从服装、化妆到拍摄、修图,商家提供“全包式”服务,其背后是高度标准化的流水作业。早上7点半,一家商铺内已迎来了四五位顾客。记者体验了一套新中式妆造,在衣帽间选好服装后,由店员引领着来到化妆区,边化边询问喜好风格、有无参考图。了解了顾客的需求后,化妆师拍粉底、化眼影、粘睫毛一气呵成。接下来发型师上场,扎发包、喷发胶、戴发饰,30分钟就能出品一个“格格”。妆造完成,立马另有店员接手,上前询问是否需要摄影和后期,并展示了用帘子隔起来的“选片间”,里面有一名员工正在用修图软件做后期处理。记者体验的这套新中式拍摄全流程走下来,总花费199元,服装道具6小时内归还即可。
记者也向周边其他三家店进行了询价,发现这些旅拍店铺的款式、妆造大同小异。闲聊间,一位化妆师坦言:“每天化几十个‘娘娘’‘格格’,妆容都是网上流行款,比如‘无辜狗狗眼’之类的,二三十分钟搞定一个,造型复杂的也就稍微多几分钟。”
乱象1
游客被丑哭还得写好评
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,热闹的旅拍背后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乱象:商家强制好评、报价前后不一、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层出不穷。
租衣服229元,化妆另收150元,拍照再加399元——看似明码标价,但不少游客事后才发现,想拍出宣传图的效果,总价往往超千元。来自浙江的林女士指着女儿掉色的格格装抱怨,“这衣服领口还有污渍,但店员却说‘拍照片看不出来’。”
强制好评的问题也很普遍。一位网名为城春的安徽游客就有过糟糕的经历:“化妆品很廉价,衣服版型臃肿,和网评明显不符。丑得我在街上一直哭,哭完还得配合摄影师拍照,摄影时长也很短。最后还窝囊地在店里被要求写了一堆好评。”记者打开这家旅拍店的抖音评论,发现很多消费者吐槽,“好评都是刷的,店员会强制写好评”“一坐下化妆师就让写好评”“只有差评的人在说实话”……不仅这一家店存在刷好评的情况,记者又随机翻看了其他几家店铺的评论区,也是一水儿的好评,且话术雷同,疑似机器刷单。这让初来乍到的游客难以分辨真假。
报价前后不一的纠纷也时有发生。记者在王府世纪B1层一家店看到,一位顾客站在收银台前,情绪激动地和店主争论,“店员在门口拉我们进来的时候,我们两个商量好了120元包妆造,妆化好了,衣服穿好了,莫名其妙地要加钱到199元!太离谱了!”
对于行业不规范的现象,属地东华门街道相关负责人透露,“旅拍行业是市场化运营,缺乏严格的行业标准。近两年旅拍业发展蓬勃,但也存在一些乱象,日常纠纷不断,投诉的群众也很多。我们尝试设立规范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,但收效甚微,乱要价等行为仍然屡禁不止。”
乱象2
遇“野生摄影师”投诉无门
如果是在一些有固定店面的旅拍店发生消费纠纷,投诉时还能找到正主。可在部分景点周边,出现了摆摊设点的“野生摄影师”。在这些摊子上拍照,一旦产生纠纷,游客往往投诉无门。
上周末,在故宫角楼周边,一些化妆师在护城河边支起小板凳坐地接妆。这些化妆师一般都带着两个黑色行李箱,里面塞满打包成卷的古装。摄影师们则坐在街边“待机”,有游客上来询问随时都能开拍。在什刹海岸边、鼓楼周边也有很多自由摄影师出没,他们背着相机和平板电脑在岸边游走,寻找着潜在的客人。在什刹海岸边短短10米的距离内,聚集了六七个摄影师,他们的小推车和架子上挂着报价牌,道具设备不一,拍摄质量也参差不齐。而在社交媒体上,一些摄影师会自己发文宣传,吸引消费者线上下单。
从河南来北京旅游的赵女士,在什刹海一个摊位拍摄完就找不到“主”了。“美美化好妆,想趁着蓝调时刻来拍照,看路边有拍立得摊位就拍了。摄影师把照片给我就走了。因为拍立得是后置成像的,需要捂一会儿才能看到照片。我捂了几分钟走到路灯下细看,发现一张是暗的、一张全黑!事后找了两圈也没找到那个摄影师。”
建议
旅拍若想长久理应诚信经营
针对旅拍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,北京市政协委员、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沈腾出招:“首先可以和商家协商解决;协商不成的,保存好合同、付款凭证、沟通记录、服务成果等证据,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,市场监管部门会依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《价格法》等进行处理;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;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大或争议激烈,还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商家承担退款、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。关键是游客要注意留存证据,这是维权的重要基础。”
旅拍行业想要健康长久地发展,首要的是诚信经营。丰台区政协委员、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主任常卫东表示:“目前对于商拍,尚未有明确的行业标准,但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的相关规定,经营者不得设定不公平、不合理的交易条件,不得强制交易。要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,接受消费者的监督。”
实习记者宋雨迪本报记者李瑶文并摄
保宇配资-配资港股一览表 今日大盘-按天股票配资-配资门户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